从新媒体到湿媒体
1
肖萌
Thingking No.1
行为艺术
2015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范畴十分广的概念。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了数字艺术、电脑绘图、电脑动画、虚拟艺术、互联网艺术,交互艺术等等。这些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所创作的艺术品已经从观看及审美方式、理解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等多种方面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例如油画、雕塑所带给我们的体验。
在形式上,新媒体往往是集图像,声音,动态影像等多媒体结合从而为观众带来多感官体验的作品。但从本质上看,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的基础已经将这些艺术作品同质化,它们都是数字的。直到现在,数字信息依旧是在创建时就被决定了信息的媒介:使用图像、音频还是视频作为信息传达的媒介是由创作者在创作时就决定了的。但是在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于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中设想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再受限于媒介,而可以根据观看者或接收者的个人喜好或选择而决定信息最终的呈现方式。作者以天气预报为例解释道,关于气象的比特在被接收端接收之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运用电脑将比特转化为有声报道或印制的地图,还可以根据接收者当时的情绪与意向而改变所呈现的方式。传送这些比特的人不会知道这些比特最终会以何种面貌出现,这一切都由接收端呈现。[1]比特是二进制数位,是信息的最小单位。在尼葛洛庞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被数字化之后,被计算语言所记录,其本质是数字的,不同的呈现方式只是其中的一段数据。如果呈现的方式可以变得如此灵活,那艺术中影像,声音,图像等媒介的区分则失去了意义。这种由艺术家(他人)提供某种或多种感官体验的模式会比由观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方式更打动人或使得作品更好的被接收吗?
而同时,这种同源的数字化的本质也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具有联结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数字技术所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使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巨大的网络覆盖,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意味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本身作为数字化的存在,利用互联网可以轻易的在全球范围不同地域间传播,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进行接收。而随着网络形成,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域间交流也与日俱增。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在网络上组织活动而创作作品。
在这里,我会用美国数字媒体艺术家亚伦·考博林(Aaron Koblin)的两个项目作为例子,来讨论新媒体艺术的这两种特点——联结性与互动性所带来的影响。考博林的作品多专注于对数字可视化的尝试,并利用群众资源来完成交互性创作。在2008年“纸牌屋”(House of Cards)的项目中,他与导演詹姆士·弗罗斯特(James Frost)等人合作利用激光和传感器为“电台司令”(Radiohead)乐队制作了一个3D数据MV[2]。这些数据作为“谷歌代码”[3]的一个项目发行,向大众提供数据及源代码的下载。人们可以根据平台上提供的源代码对MV重新进行创作。Youtube上也发布了部分再创作的MV。
考博林的另一个项目是2012到2014年间与克里斯·米尔克(Chris Milk)合作的“森林”(This Exquisite Forest)[4]。此项目由谷歌数据艺术团队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支持,并在泰特现代美术馆进行展出。参与者通过利用网络绘图工具制作一个短动画来参与这个项目。参与者可以选择用动画创立一个新的主题(“种植”一棵新的“树”)也可以在别人创立的主题下进行后续创作(发展“树枝”)。设置主题的参与者还可以写出一些规定来引导其他参与者。以其中一个标题为“盒子”(Box)的动画为例,它是由用户名为“wimp”的用户创造,并留有作者留下的指示:“1,做任何你想做的。2,你不能破坏这个盒子。”当第一个动画的主题设定了之后,其他人可以根据第一个动画设置的主题,从任何一个包含在这个主题下的动画作为开端来进行延续性的创作,就像一棵树不断地长出枝干,枝干上又不断冒出小树杈一样。在这个项目的网站上观看大家的创作时,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是创立了主题,或制作了自己的小动画后就不再参与了,而是像与其他参与者对话一样不断地参与,制作小动画,丰富“树林”或“树”的“枝干”。每一个人都不是唯一的作者或仅仅是参与者,而是两种身份的重合,即是创作者又是参与者。
文章来源:《药物生物技术》 网址: http://www.ywswjs.cn/qikandaodu/2021/0506/639.html
上一篇:侏罗纪世界更大更刺激的重复
下一篇:含抗生素废水的微藻处理技术及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