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从定义上来说,生物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对生物制品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这一技术的辅助之下,生物制品自身的质量和产量都将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为了保障中药行业能更好的适应我国人民需求,进一步走向国际领域,相关单位必须能将生物技术灵活的应用起来,不断提升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除此之外,由于中药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各类中药材的开发和应用,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则能很好的缓解中药资源紧缺问题,并不断提升中药品质[1-2]。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针对生物技术在选育优良品种、寻找濒危或稀缺药品替代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为相关单位及技术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1 生物技术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的应用
1.1 组织培养技术
对药用植物的培育是保障中药行业能高速发展的基础,而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生物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很好的缓解了中药资源紧缺问题,同时能避免中药生产与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相背离的状况。组织培养技术是现阶段主要的离体培养技术,我国已经有200多种药用植物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进行培育和生产。结合这些内容,由于中药材中包含了大量多年生、无性繁殖的植物,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这些植物的生长将能脱离季节限制,进而更快的投入到实际应用过程中去。另一方面,在这一技术的辅助之下,中药材新品种的良种选育、推广种植等工作的开展效率都将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有效提升[2]。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
近年来随着青蒿素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以及世界范围内对其疗效的认可,世界对青蒿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即为选育与种植青蒿素高的青蒿。在DNA分子标记技术的辅助之下,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基因位点已经得到了确定,同时,在育种过程中,这一技术也能很好地确定植株鲜重、叶面积、株型等基因位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控制,青蒿素的产量自然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满足市场上对于这一中药材的需求。现有资料中已经表明:通过能富集调控青蒿素产量的阳性位点的亲代进行杂交育种,其后代对应的产量将能在原有水平上有大幅上涨[3]。
1.3 基因工程技术
在这一技术的辅助之下,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育种过程中人工的改变植物遗传性状,进而提升这些植物对于病虫害、自然灾害等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中药材产量的目的。同时,若植物自身就具备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那么在种植过程中对农药等的需求量自然相对较少,中药材的安全性将能因此而得到更好的保障[4]。
2 生物技术在寻找濒危(稀缺)动物药替代品中的应用
2.1 发酵工程技术在稀缺动物药替代品中的应用
水蛭素主要从水蛭及其唾液腺中提取而来,而这一物质自身对凝血酶具备极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将其作为中药材进行开发和应用,血栓的形成将能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但由于这一物质完全天然,获取难度相对较高,整体产量较少,无法满足市场上对于水蛭素及其相关药物的需求,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很好的改善这样的状况。生物技术发展初期的核心在于发酵技术,而此类技术在水蛭素生产中的应用将能为这一生产过程的工业化提供动力。现有资料表明,在5L发酵罐中重组毕赤酵母能够高密度发酵产生水蛭素,若相关技术人员及生产厂家能进一步对发酵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那么水蛭素的紧缺问题必然能得到有效缓解[5]。
2.2 酶促反应在濒危动物药替代品中的应用
熊胆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这一药物具备清热解毒、抗炎杀菌、清肝明目等功效,但由于传统的活熊取胆方式过于残忍,已经被政府相关单位明令禁止,现阶段市场上的熊胆粉主要来源于黑熊引流取胆汁,但黑熊仍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极大的痛苦,因此,这一方式遭到了海内外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抵制。为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避免违反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利用生物技术寻找熊胆粉代替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熊胆粉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来说,TUDCA是主要的有效成分,而TCDCA则能在7α-HSDH及7β-HSDH的作用之下转化成这一物质,若能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之中,市场上对于熊胆粉的需求自然能得到更好的满足[6]。
2.3 细胞工程生产药材原料或药用有效成分、部位
文章来源:《药物生物技术》 网址: http://www.ywswjs.cn/qikandaodu/2021/0225/499.html